《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推进课程设置改革 强化实践育人特色

我校本科生工程认知训练通识课集中开课

   期次:第431期      


  本报讯(记者 邓崛峰 喻玲)3月5日,新学期第一周第一节课,我校新增设的《工程认知训练》通识教育课程在综合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等7栋教学楼栋25个教学班级同步开课。
  去年开始,学校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实践育人特色,有效达成既定人才培养目标,推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设置改革,增设工程认知训练通识课程。学校规定,在大一第二学期,用一周的时间,完成学校各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工程认知训练》教学。该课程为必修课,1个学分,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课程通过现场讲解、动手实践、项目指导等方式,初步培养学生大工程观、建立工程概念、树立工程创新意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不受专业限制、不受学科限制、不受文理类别限制,可自主选修3个必修单元和7个任选单元来构建自己个性化的《工程认知》课程。
  根据计划要求,本学期开学第一周,79名教师承担393个教学班级23526名学生的教学任务。
  “文科生修工程认知课,我觉得很有必要!”文法学院法学专业大一学生吴晓雨听了一堂关于“道路工程认知”的课后感慨说,“工程法学是我校的特色。郑院士谈及了道路工程与法律的关系,看似毫无联系的两个专业,竟有着剪不断的联系,这就更需要我们能了解工程知识。”
  “道路工程认知”课第一节课由我国道路工程领域著名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教授主讲。课上,郑健龙院士以“道路工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题,为上百名非交通运输类大学生介绍了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历史,道路工程的科学内涵,从科学问题和知识体系方面讲解了道路工程作为一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条件,并就道路如何更安全畅通舒适快捷经济、如何提高为新能源汽车服务的功能、如何让道路养护管理智能化、如何通过新材料利用和废旧材料的再生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如何提高公路设计的精准性、如何让我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等方面对未来的道路工程进行了展望,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学科交叉与融合意识。
  能动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廖义鑫表示,前段时间看了“大国工匠”“超级工程”等记录片,“对中国道路发展充满浓厚的兴趣,希望进一步了解道路工程发展的趋势。”
  我国电气工程领域著名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曾祥君教授开设的是“电气工程的前世今生”。他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电气工程的例子,详细介绍了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的方向与内容,并带领学生参观了分布式发电实验室,介绍了实验室中各设备的功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电气工程学科的魅力。
  “老师讲的很具体,参观实验室后感触更大,虽然不能全部弄清楚,但是激发了自己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计通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刘杨凡同学听说电气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想得到更多的了解,于是选修了该门课程。
  “选择电气工程认知课程的原因是想了解学校主干专业都在学习什么内容。但是了解了之后,对自己专业更喜欢了,其实自己的专业也不错。”计算机科学专业大一学生郭福成表示。
  据工程训练中心主任蒋加伏介绍,《工程认知训练》是11门认知课程群的模块化组合,课程群包括桥梁工程认知、道路工程认知、水利工程认知、电气工程认知、能源与动力工程认知、制造工程认知、信息工程认知、经济与管理工程认知、生物工程认知、材料工程认知和陶艺制作共11门实习课程,共开设41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学时为半天或1天,半天计为1个教学单元。其中必修3个单元,选修7个单元。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修读3个必修单元和7个任选单元来构建自己个性化的工程认知训练课程。
  为加速学生知识结构的迭代升级,课程在内容设置中适当增加了工程前沿科技、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智能融合的内容,比如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物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等。此外,课程积极推动教师将新近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技术,积极探索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
  “通过工程文化教育、工程认知教育、实践实训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内容的科学组织,真正体现我们以工为主的办学特色。同时,我们也希望大一学生通过先期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方向,开展学涯规划,为有意转专业的同学提供参考。”教务处处长刘朝晖表示。
  目前,11门认知课程中已有4门进入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开发完成了《工程认知实训》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化教学管理平台,规划实施“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贯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课程考核模式和课程管理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工程认知实训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从去年开始,我校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比如,把创新创业课程融入教学体系,开展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外语、思政理论课、计算机等公共课改革,放宽学生转专业条件,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等等。本报将持续关注课改进行情况。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441次访问,全刊已有6283649次访问